本文全文转自《生殖医学空间》微信公众号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亲肥胖对后代产生不良影响。《cell metabolism》上的研究曾证实男性体重会影响精子中的遗传信息,从而将父亲的饮食信息传递给后代,并可能影响后代的肥胖风险;《scientific reports》上的研究也曾表明,受精期间父亲肥胖将增加后代患癌风险。这些研究给“胖爸爸”敲了一个警钟。
近期,《scientific reports》上的研究又给“胖爸爸”带来了新的烦恼。研究发现,父亲超重或肥胖对ivf治疗结局产生不利影响。
“胖爸爸”的精子:端粒长度更短、dna破碎率更高......
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,肥胖者的白细胞端粒长度较短些。然而,精子端粒长度(stl)是否肥胖相关?这尚未清楚。不过,发表在《scientific reports》上这项研究给出了答案。该研究旨在评估男性身体质量指数(bmi)对精子端粒长度、胚胎质量、ivf临床结局的影响。共有651对夫妇参与了这项研究,其中345名男性bmi在正常范围(20-25),306名男性的bmi超出正常值(>28)。
研究发现,与bmi正常的夫妇相比,若男性bmi大约28,夫妇的受精率、优质胚胎率以及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。并且与bmi正常的男性相比,bmi超出正常值的男性平均精子端粒长度较短。研究人员还发现,bmi值高的男性拥有更高的活性氧簇(ros)和精子dna破碎率,并且他们的线粒体活性也低于bmi正常的男性。
揭露父亲肥胖降低ivf成功率的机制
曾有许多研究探讨了超重和肥胖对精液参数(如精子活力、形态和数量)的影响,有些研究表明超重者的bmi与精液参数呈负相关,不过也有一些研究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。也曾有研究调查了bmi与睾酮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,有些研究发现bmi值的增加与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、抑制素b、t(睾丸素)和促卵泡激素降低密切相关,不过也有研究未发现这些关联性。
本文作者分析,精子端粒长度与bmi值密切相关,bmi值越高,精子端粒长度越短、线粒体活性越低、dna碎片增加,这可能是活性氧簇含量增加所带来的结果,而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受精率降低、胚胎质量差以及ivf临床结果差。该研究团队曾在《human reproduction》杂志上表明,精子端粒长度与体外受精胚胎质量呈正相关。
这项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父亲超重或者肥胖对ivf治疗结果的影响。作者认为,肥胖增加了炎症和氧化应激,从而缩短了精子端粒长度,最终导致早期胚胎质量差,降低怀孕成功率。不过仍需更多的研究来确定详细的因果机制。